四种常见水质及其调控

常见的池塘水质有四种,即肥水、瘦水、老水和转水,四种类型水质形成条件及调控方法如下:

一、四种水质形成条件

1.瘦水。此水体清澈透明,透明度常大于50厘米,水质清瘦,浮游植物稀少,水色日周期性变化不明显。一般新开挖的、底质保水性差的沙质池塘,较易形成瘦水水质

2.老水。水色以暗绿色或黑褐色为主,藻类品种单一,细胞老化,常于下风口聚积较大量白色或绿色泡沫。老水水质形成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池塘水体长时间无水源补充与交换,光照条件长期不足,浮游植物种类单一施肥量不足,水体缺乏氮磷营养元素或微量元素的补充;水体沉积物积累时间过长,残饵粪便未及时清理

3.肥水。水色浓而不浊,呈绿色 (包括翠绿、黄绿、草绿和豆绿色)或褐色 (包括黄褐、红褐和茶褐色),透明度201250px,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水体浮游生物含量丰富,光合作用和溶氧条件较好池塘中水质符合肥、活、嫩、爽要求;水体中氮、磷元素、微量元素营养盐类充足,浮游生物种类多样性及质量上都保持饵料生物的最高水平;

4.转水。水色呈浓绿色、蓝绿色或酱红色,浑浊度很大,周期性变化明显,在下风处常见一层层浓厚的云彩状水华,并有腥臭气味。转水水质的形成主要由饲养管理工作不当造成,遇阴雨连绵、闷热或雷雨天气时,常常由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代谢的营养盐供给及光照不足,引起藻体大量死亡,分解产生有毒物质,造成池塘养殖鱼类大批死亡,俗称“泛塘”或“倒藻”。转水水质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

二、四种水质调控方法

1.瘦水水质调节方法

(1)新开挖或新清淤池塘,池体矿物质营养盐类较少,应在放苗前施以基肥(发酵有机肥为主)为水温升高迅速形成藻相打下基础。并在养殖过程中及时追肥,培肥稳定水质

(2)底质保水性差的池塘,要采取防渗防漏措施,增强池塘保水、保肥性能。平时以无机肥和碳肥交替施用,可以降低水体碱度,以有效调节营养盐类的平衡,利于快速提高水体肥力

2、老水水质的调节方法

应及时补充新水与更换水体,每次更换水量不宜超过池塘水量的三分之一。适时追施碳肥,少量多次。对于弱酸性老水,可采取全池泼洒生石灰,将池水的pH值调节为微碱性

3、肥水水质的调节方法

肥水水质在养殖中后期,含氮机物过高,营养盐类处于氮多磷寡不平衡状态,易使蓝藻爆发,抑制黄藻、硅藻、绿藻等优质藻类生长,对养殖生产极为不利。科学调水方法是补磷抑氮,氮磷平衡;施加碳肥(糖蜜、蔗糖、发酵麸皮或“博田”酵母源有机肥),稳定菌相,菌藻平衡。

4、转水水质的调节方法

(1)转水前期水质调节。转水水质多发生夏秋之交的高温季节,此时,应加强机械增氧,促进水体上下交换,消除水体分层及氧债现象;泼洒有益菌(光合细菌、EM菌、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促进水体残饵、粪便、水生生物尸体(死亡藻类、浮游动物、养殖生物)等腐败有机物的分解及硝化作用,使衰败水质在转恶前得到改善或更新,防患于未然

(2)转水后期水质调节。池塘水体转水后,水体出现层及氧债现象,应加大增氧量,及时更换水质,施用速效肥料(化肥或氨基酸膏肥),促使浮游藻类迅速恢复生长;及时追施碳肥(如“博田”酵母源有机肥),少量多次,促进水体形成新的、稳定的藻相菌相。


养殖户施用“博田”水产肥料


施用后水色水质明显改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