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鼻涕告诉我们这么多问题……

冬天来了,除了之前特哥分析过的咳嗽、肺炎等情况,还有一个很平常、很容易被粑麻忽略的问题——流鼻涕。

 

其实,宝宝的鼻涕可以告诉粑粑麻麻很多健康问题哦。

 

来,和特哥一起看看啰(写这篇时,我的内心其实有点小崩溃的)。

 

正常鼻涕

正常的鼻涕是无色透明的,不会流出鼻腔。主要成分是水,还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一些脱落细胞。平时,鼻涕每天可有500—1000毫升,大部分向后流入鼻咽部而被咽下,故不易为人所察觉。

 

当炎症、异物、过敏、外伤等因素刺激鼻腔粘膜时,鼻涕分泌的数量骤然增多,因此,流涕是鼻病的常见症状。不同性质的小毛病,可以出现不同颜色的鼻涕,我们可以从五颜六色的鼻涕中,初步得知宝宝有哪些潜在的小毛病。

 

1、清水样鼻涕

分泌物稀薄、透明、如清水样,这多见于感冒初期,或是过敏性鼻炎。

 

这是因为感冒后,身体想要尽快把鼻腔里的病原冲走,鼻腔粘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物增多而形成鼻涕。

 

很多人看到宝宝流鼻涕了,就想尽快止住。其实这个时候更应该让鼻涕流出来,排出病原。

 

如果宝宝流的一直是清鼻涕,量很大,还伴有打喷嚏、鼻子痒痒等症状,要注意了:宝宝是不是得了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时大量流清鼻涕,其实也是身体想尽快排出鼻腔里的过敏原。

 

2、黏脓性鼻涕

多见于感冒后期,随着感冒痊愈,黏脓性鼻涕内的脓性成分逐渐减少。所以,经常听见老一辈给孩子擤鼻涕时,看到是脓鼻涕,就会带着欣慰的口吻安慰说:“快好啦,快好啦!”

另外,黏脓性鼻涕也是副鼻窦炎的主要症状,特别是得了感冒,病程超过10天仍流黏脓性鼻涕,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患了副鼻窦炎。

 

3、黄脓鼻涕

在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下,免疫系统打响反击战,大量白细胞涌向感染部位追杀病原体。

“战斗”之后,病原体残骸和白细胞被排出到鼻涕中,呈现出黄色或者绿色鼻涕。

 

病毒性感冒:

若黄绿鼻涕持续10天左右,但没有发热、头疼等症状,可能是病毒性感冒,继续等待(10天左右会痊愈)。

 

副鼻窦炎

若伴有发热不退、恶心、头痛,可能是副鼻窦炎,同时鼻涕可能伴臭味。

 

4、血性鼻涕

鼻涕中带有血丝或小血块,呈粉红色。鼻外伤、炎症、异物堵塞、维生素C和维生素K缺乏症等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出现这种血性鼻涕。

 

5、单侧流鼻涕

难以擤出,鼻孔不通气,睡觉打呼噜,这是鼻息肉的信号。

 

6、总是拖着长长的鼻涕

说话时鼻音重,睡眠时鼻子不通气、呼噜响亮,人又总长不胖,这就要当心腺样体肥大了。

 

7、过敏性鼻炎

常流清涕并伴有鼻塞、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尤其清晨起床后症状明显。

 

8、一侧鼻腔有臭味、流脓涕,或涕中带血丝

提示鼻腔内存在异物。这多发生于3岁左右的儿童,他们往往因好奇而把纸张、豆类、花生米等塞入鼻腔,其水分被吸收后发生腐败而产生臭味。

 

9、白色豆渣样鼻涕

在患了干酪性鼻炎后,鼻内常可揍出白色的似豆渣样物的鼻涕,同时伴有一种奇臭味。

 

孩子流鼻涕咋护理?

1、热敷: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蘸上滚热的开水拧干,层层叠好。然后把布团放在孩子的鼻根处(即眉心往下一点)热敷即可。

热敷前,家长先试试温度,要当心布团太烫烫伤宝宝;当然毛巾温度也不能太低,不然收不到效果。热敷时间可以长一点,多敷几次,敷一次就换一次开水,以保证足够的温度。

 

2、按摩:用手指指肚轻柔按摩鼻翼两边,能有效缓解小孩流鼻涕症状。为小孩营造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的环境,也可有效减少鼻涕量。

3、使用蒸脸器:与热敷的原理相似,使用蒸脸器可以利用蒸汽湿润小孩的鼻腔,将大量的鼻涕快速、自然地排除。使用蒸脸器时应注意温度调控,同时蒸脸器不要太靠近宝宝,以免伤害到其他娇嫩的皮肤,而且一次使用的时间不宜太长,只要约3分钟即可。

 

4、用吸鼻器吸出鼻涕:小孩的鼻腔内有分泌物堵塞,鼻涕越流越多,这种情况需要家长经常去清洁。频繁用纸巾给宝宝擤鼻涕,会弄得小孩的鼻头红红痛痛的。可以使用吸鼻器来帮助小孩吸出大量的鼻涕和分泌物。

 

使用吸鼻器前,建议家长先检查小孩的鼻腔内是否有鼻屎,如果有,可用湿热的棉花棒软化异物,再使用吸鼻器。动作要尽量轻柔,不要太深入小孩的鼻腔,以免造成小孩疼痛或受伤。吸鼻器使用完后要清洗干净。

 

5、加强营养。每天给予充足的优质蛋白和锌营养,是增强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根本措施。感冒高发的冬季,还应该给宝宝额外补充乳铁蛋白,强化免疫系统,筑起免疫长城,让宝宝免受病痛折磨。

 

乳铁蛋白+酵母锌营养组合,可强化宝宝抵抗力,杀菌抗病毒。如果曾服用过抗生素,需额外补充LGG益生菌,以预防和改善抗生素扰乱肠道正常菌群而导致的腹泻。

 

坚持每天早餐给宝宝加两勺儿童酵母蛋白粉,补充多种营养素,帮助宝宝形成牢固抵抗力。

 

不感冒,自然少流鼻涕哟。

 

参考文献:张卫平,安徽省立医院,保健养生,2014/4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