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为您揭开养殖水体氨氮的秘密

进入6月,气温逐步上升,对于广大养户朋友来讲意味着进入了养殖的黄金季节,足量投喂、快速生长都是养户朋友们极力追求的目的。养鱼先养水,气温上升、投喂加量的同时,养殖水体氨氮超标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轻则缺氧浮头,重则发病死鱼,氨氮的问题此时成为养户朋友的心头病!

氨氮有何危害?

氮元素是水体中藻类必须的一种元素,是水体中限制养殖水体触及生产力的常量元素。氨氮以分子氨(NH3,游离氨)和离子铵(NH4+)的形式存在于养殖水体中。分子氨具有很高的脂溶性,能够轻易穿透细胞膜直接从而导致鱼虾蟹中毒。随着水中氨浓度的上升,分子氨通过鳃进入鱼虾蟹体内,鱼虾蟹类自身体内的氨的分泌下降,血液和其它组织中的氨浓度上升,导致血液的ph值上升,对酶的催化作用和细胞膜的稳定性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氧气的运输和交换,引起生理性缺氧。

离子铵不能渗透进入鱼虾蟹体内,对水体中动物无害,但可以供水生植物吸收利用。当水体中pH值升高时会加速离子铵转换为分子氨,氨氮的毒性就会越强。

NH4++OH- =NH3+H2O

养殖水体氨氮来源

  • 鱼虾蟹的残饵、粪便:

  • 日常管理中氮肥的投放使用,如尿素、碳铵、氯化铵等。

  • 鱼虾蟹等养殖对象新陈代谢后排入水体的氨氮;

  • 水体中浮游动植物死亡的尸体残骸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氨氮;

大家知道130个蛋白的饲料组成:130kg水,870kg干物质,其中蛋白300kg;如果按1.8的系数算:1吨料产555kg鱼;一条鱼按30%的干物质计算:1吨料转化为鱼干物质的重量为167kg,排放到池塘的蛋白133kg;按能量守恒原则得知2.91kg蛋白质=1kg尿素,最后计算得知您每投喂1吨料相当于向池塘排放尿素45.7kg

避免氨氮超标的应对思路:

如图所示,离子铵(NH4+)可以直接被藻类和大型水生植物吸收利用,而分子氨(NH3)和水结合成氨水后转换成为离子铵(NH4+)和氢氧根离子(OH-),当离子铵(NH4+)被后吸收利用,分子氨(NH3)会不断的电解消耗,最终降低水体中氨氮的浓度。

NH3+H2O=NH4++OH-

氨氮可以通过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利用氧气被氧化称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硝酸盐可以作为氮源被水生植物直接利用转化生成成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

NH3O2――(亚硝化菌)――NO2-2 H2O

NO2-O2――(硝化菌)――NO3-

避免养殖水体中氨氮超标的核心时维持藻相、菌相的稳定,保障水体与外界环境的氮循环通畅!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是通过向养殖水体大量投饵补充有机碳物质,保持一定的碳氮比定向调控养殖系统微生物群落并且利用微生物转换水中氨氮成为菌体蛋白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

 

养殖水体氨氮管控措施:

    • 做好清塘、清淤、晒塘工作,使用石灰清塘,提高碱硬度,建立和增强缓冲体系;

    • 合理搭配放养滤食性鱼类,提供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 选择高档饲料,合理投喂,避免浪费;

    • 合理使用增压机,及时补充水体溶氧,晴天中午坚持开增氧机;

    • 注重水质调节,保持水质稳定;补充微量元素,调节碳氮比,注意氮肥的使用量,应以碳源肥料为主,如安琪“博田”酵母源有机肥、液体复合营养料,促进水体藻类和有益微生物繁殖,吸收利用氨氮,减少氨的累积;

    • 重视底质改良,分解残饵、粪便、老化淤泥等有机富营养物;

    • 适时起捕,减轻水体负荷

 

附: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是通过向养殖水体大量投饵补充有机碳物质,保持一定的碳氮比定向调控养殖系统微生物群落并且利用微生物转换水中氨氮成为菌体蛋白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

相关内容